本网讯(记者 江雨舟)9月11日,英国利物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Martin Gairing教授、中国办公室招生官张砚涵来访我校,与我校开展教师交流并举办国际学术讲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兼国际商学院院长安然、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邓一星、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十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交流。
会谈合照(蔡晓坤 摄)
教师交流伊始,安然代表我校对利物浦大学Gairing教授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此次是利物浦大学代表团第三次来访我校,两校近年来联系紧密,我校国际商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多名毕业生赴利物浦大学学习。而且,2025年3月两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合作开展直升研究生项目,标志着两校建立合作关系。
Martin Gairing教授对我校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利物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由于近年来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良好,计算机系近期已重组提升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院现有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1600余名,主要开设计算机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三类专业。在英国科研卓越框架评估(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所有的科研成果在全英所有大学中排名第5,体现出利物浦大学在此专业领域全球领先的科研水平。
教师交流现场(蔡晓坤 摄)
在教师交流环节,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师分别与Martin Gairing教授就专业共建、教师访学、教师在职读博、学生读研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其中,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邓一星了解利物浦大学对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都保证实习机会后表示,这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工程学院李昊栋博士则希望我校教师可有机会赴利物浦大学短期访学或在职读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刘洣表示,利物浦大学开设多个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相关的硕士专业,且对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不设要求,因此学院将大力鼓励学生赴利物浦大学攻读研究生。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丁伟华则对两校在轨道设计、人脸识别、车辆问题预测等方面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专业共建提出了设想。此外,Martin Gairing教授还提出,利物浦大学正在推进“3.5+0.5+1”的升研模式,将学生的语言衔接课程前移,且不设入学语言要求,这将有效缩短我校学生赴利物浦大学读研的时间,提高直升研究生项目对我校学生的吸引力。
国际学术讲座(蔡晓坤 摄)
此后,Martin Gairing教授面向相关学院的学生主讲题为“从交通拥堵到智慧城市——博弈论的实践应用”的国际学术讲座。他结合自身国际化的学术研究经历,列举新加坡、韩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交通网络设计案例,向学生生动讲解了优化交通网络的最优解不在不断建设道路,而在有效进行交通分流、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同时要寻求交通网络与城市绿地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张砚涵则详细介绍了利物浦大学的悠久历史与办学优势。现场学生反应热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出国留学意愿。
参观计算机实验中心、汽车展厅(蔡晓坤 摄)
此外,利物浦大学代表团还参观了计算机实验中心与绿智交通产业学院汽车展厅。在计算机实验中心,来宾亲身体验了中医体质检测机器人;在汽车展厅,来宾参观了智能驾驶实训平台、汽车虚拟仿真教学区等实践教学场景,对我校在实验室建设、产教融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文字录入:徐颖莹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