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王一旭、江雨舟)8月6日,新华通讯社广东分社记者来我校,对国际商学院院长兼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安然教授进行专访,深入探讨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党委宣传部长石婧雯、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伟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陪同并旁听采访。
安然以自身从事来华留学20余年的丰富经验,深入阐述了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战略价值。她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际学生是中国与世界深化关系、增进互信的关键桥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全球生源竞争愈发激烈,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尤为重要,高校亟需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采访现场(陈丽君 摄)
通过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是来华留学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安然以我校正在筹办的“印度青年菁英培训计划”、华南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外教社杯”全国跨文化能力大赛优胜国际学生等丰富案例,说明高校应从国际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切合国际学生实际的培养与管理体系,为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提供丰富机会,鼓励国际学生广泛发声,潜移默化地引导国际学生主动讲述和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故事。
面对高校来华留学工作的挑战,如全英授课专业数量有限、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难度较大、国情教育不深入、舆情事件影响较广等问题,安然呼吁国家层面更多关注来华留学教育发展、高校层面加大国际化办学步伐、社会层面消除对国际学生来华学习的负面误解,营造客观包容的氛围,为国际学生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提供土壤。
安然向新华社赠予专著(陈丽君 摄)
访谈完毕,安然教授将自己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孔子学院跨文化研究》上下卷赠予新华社记者。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影响力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学在中国”不仅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服务国家战略多重意义。国家、高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