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十四五”发展规划 】顺势而为 探讨国际化办学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10   浏览次数:614

本网讯(记者 谢晓敏)9月3日上午,学校外事暨“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国际化办学工作研讨会议在行政楼403会议室举行。副校长林颖,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主任/国际商学院院长吴立广,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就学校“十四五”规划国际化办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热烈的氛围中,会议以“理思路、定方向,提质量、优服务、抓落实”为我校国际化办学工作初定基调。

 会议现场(谢晓敏 供图)

会议伊始,吴立广就当前国内外疫情发展局势进行了分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客观分析国际化办学的困难,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

各岗位人员回顾了疫情期间在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国际合作、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国际认证、外籍教师和国际学生等国际化办学的各项工作,同时因时制宜、转换思路,积极探索更多线上资源及合作的可能性。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主任助理陈贤贤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国际化办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详细介绍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际化办学规划的设想,并结合舆情、疫情、校情,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学校整体转设、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国际化办学思路和国际化目标。

 副校长林颖发言(谢晓敏 供图)

林颖认真听取了各岗位的前期工作总结,并对国际化办学规划的整体思路表示认可:“站在学校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上,为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举措。”她指出,国际化是学校办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学校品牌和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国际化办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定位、发展方向、层次规模,紧密关注区域经济的需求,重点发挥广州这一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及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区域优势。同时,要把目标定好,落到实处,细化指标,避免出现“太高达不到,太低缺动力”的情况。“梳理优势学科、明确学校特色、提升服务和内涵,是我们的战略方向。”她为国际化办学具体工作的开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引与补充意见,在国际认证上,要加大力度,做好双向宣传,真正让认证成果助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学生培养质量;在课程上,争取以有条件、有基础的学院为先行兵,融入更多的跨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和比较不同文化。她强调,要致力于使国际化的好处落到实处,使学校师生受惠受益,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与国家战略。

参会人员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及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大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就初步规划交流碰撞、分析问题、对比借鉴、相互启发,为学校“十四五”规划国际化办学提出了广泛切实的意见建议。

据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开局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更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应用型大学的决定性阶段。全面谋划“十四五”及转设后内涵与特色发展,要坚持传承发展与创新思路相结合,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字录入:谢晓敏 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编辑:赵晶